HPV病毒即人乳頭瘤病毒,身體感染后能夠使皮膚黏膜鱗狀上皮增殖。HPV病毒有100多種亞型,可分為高危型與低危型。高危型HPV病毒與癌前病變相關,低危型HPV病毒與尖銳濕疣、口腔黏膜病變有關。HPV病毒感染后需要結合患者的癥狀及X生活史,進行相應處理,臨床上常見的HPV病毒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
1、高危型HPV病毒:如HPV16、18、31、33、35型等為高危型感染,與宮頸上皮內高度惡變、宮頸癌等相關,還可與宮頸癌、口腔癌、扁桃體癌有關。高危型感染的人群,一大部分是一過性感染,即不是持續感染,需要保持良性的心情,合理飲食,適當運動,增長身體抵抗力,大多數人能夠自行清除。但約有20%的人可能出現持續感染,會導致宮頸內上皮惡變,甚至宮頸癌等癌癥。持續高危型感染的人群,建議行陰道鏡檢查以及相關其他檢查,若為陰性,3-6個月定期復查,同時改善飲食、生活習慣,增長身體抵抗力;陽性者需要通過病變的級別,選擇物理治療或手術切除;
2、低危型HPV病毒:如HPV6型、11型的感染,可引起外生殖部位疣等良性疾病,以及宮頸上皮內低度惡變,如尖銳濕疣,感染較強,需要通過病情給予激光或手術治療。生活中應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熬夜,加強營養,增長身體免疫力,有助于轉陰,并且要注意個人衛生,勤換內褲,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對因治療。